top of page

靠北空間

只要不停的想象,豪洨和靠北

​轉眼就成爲創作

展开所有文章

《中華夫婦的屏幕生活》

Updated: Sep 17, 2021


中午,接阮某去好久沒去的印度料理。在餐廳裏,我們遇見了一對見過但不熟的老夫婦,阮某還點了個頭,和他們打招呼。


餐廳很小,我們坐在了他們隔壁,那對老夫婦相對坐著,邊吃手抓飯邊聊天,東聊西扯一些

鷄毛蒜皮的小事,例如咖喱怎麽做、腌菜的味道、天氣、哪閒店即將開幕⋯⋯


在一旁不得不聽,我忍不住問細聲地問阮某,那阿婆是那阿伯的老婆嗎?阮某點頭。


奇怪。


那些話題真的很⋯⋯很空氣。


他們感覺要不是太久沒見面,感情很淡,就是感情好到過頭,十足電影裡完美詮釋的「白頭

偕老」。


飯飽,結帳,離開餐廳,我忍不住再次問阮某,他們到底是不是夫婦。


「是啊,為什麼。」


「很奇怪。」我說。


「為什麼。」我們上車,她問。


「你不覺得他們的互動很奇怪嗎?」


「有嗎?」阮某剛剛坐得離老夫婦比較遠,他們的談話她沒什麼注意。


汽車,啟動。


「老夫老妻的還可以聊到這樣。」我邊開車邊把我剛剛的觀察和感想說一遍給她聽。


「小心,車!」車子在我的操控下絲毫不給面子的越過大馬路,開入小路裏。


然後,老婆大人就開始感慨了。她用一種看透人生的語氣說,現代人整天埋頭滑手機,專注

在手掌屏幕裏的世界,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沒有了。


我希望她這一番感慨的源頭不來自於我。


「欸你看,這我朋友的店!」我們經過一家手機店。


「我説的你有聽到嗎?」阮某抓我下巴。


「有。」那是真的有。


原本就很喜歡在手機裡逛臉書,上Youtube看影片,最近重拾寫作之後,雙眼放在手機屏幕的

時間劇增。每天空暇之餘,都在想劇情的進展和其他殘篇短句如何去完整,吃飯時想,工作

時想,尤其是開車聽歌時,不專注於交通狀況,非常危險。


所以,和阮某先相處的時,我自覺養成了不去動手機的習慣,對手癢忍不住去挖口袋裏的手

機,這個動作變得非常敏感。有時還是會不小心地把手機挖出來,然後自責,也不知在在自

責什麼,反正老婆大人也沒在意。


Anyway,用手機寫作實在太方便,用手機完成的


文章已經佔了我總完成品的90%(也不知道是誰統計出來反正90%就是很多的一個概念就對

了啦)。


寫作不用手機,至少要用電腦吧?


結果,還是回歸到了著屏幕面前,只是比較大一點,不方便一點,效率慢一點而已。


還好,阮某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老婆,對於我愛做的事,她都給予非常龐大的自由空間。不

過,我了解「善解人意」是不可以被拿來當作「理所當然的」。看著巨大的沙發上坐著她一

人,唉,還是把電腦蓋上,陪她看電視。


從手掌大的屏幕,進化到放在桌上大點的屏幕,最終變成客廳裡兩人一起看的大屏幕,人生

就是這樣不斷的進(老?)化吧。


話說,現在的阿伯阿婆刷手機比年輕人厲害。


反正人老了的那一天,要不停留在大屏幕,就是回到小屏幕,醫院裡的儀器也不都是有屏幕

的嗎?


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過的就是屏幕人生。


不管什麼屏幕好,只要兩人都有連結就好。感情這朵嬌生慣養的花,無可否認是一定要去盡

心呵護的,無法繼續成長沒關係,別枯萎後,爛在一旁變成了無人想去處理的垃圾。


借用李國修老師的話:「人,這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,就功德圓滿了」。在感情路上,可

以實現山盟海誓,能功德圓滿又有多少人?也許很多,但好像永遠趕不上離婚率繼續上漲的

趨勢。


寫了那麼多垃圾話,老實說這篇也不知道要靠北什麼。唉,反正就像那對夫妻一樣,不就毫

無意義的聊一下嘛,不行嗎?


PS:這篇是用手機寫的。在茶室裡,她不在。還好茶室老闆不在,不然和他閑聊,這篇不到

要拖到什麽時候。


21.02.20


ree
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 - White Circle
  • Instagram - White Circle
bottom of page